
来庄村村民在积分超市里兑换生活用品 李红英 摄
文化墙上移风易俗故事鲜活生动,议事会上邻里共商节俭之道,积分超市里村民用“文明分”兑换实惠……今年以来,瓦店镇瓦北社区、瓦南社区、来庄村各出妙招,让移风易俗从“纸上倡导”变为“落地实践”。
墙绘会“说话” 广场聚人气
在瓦北社区,260平方米的移风易俗主题文化墙沿着主干道铺开,《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化身一幅幅生动漫画,“厚养薄葬”“节俭办事”等理念藏在色彩斑斓的画面里。不远处的文化广场上,12块宣传展板每月更新“乡村光荣榜”“新风动态”。
依托文化广场,瓦北社区每月结合“党日活动”开展“文明新风故事会”,邀请乡贤、老党员分享身边事;传统节日里,戏曲、快板等文艺演出轮番登场,把文明理念唱进群众心里。
理事会划红线 议事会解心结
“彩礼不超5万元、宴席不超15桌、丧事周期3天内”——这是瓦南社区红白理事会立下的“硬规矩”。由老党员、乡贤、退休干部组成的理事会,既是红白事的“监督员”,也是群众的“贴心人”。今年以来,理事会介入指导14起红白事,劝退3次超标准宴席,帮群众省下近10万元。
每月一次的“新风议事会”更是解决了不少“老大难”。彩礼攀比、人情负担重等问题摆上台面,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对策,再难的“心结”也能解开。如今,“办事不铺张,邻里更和睦”成了共识。
积分兑实惠 榜样树标杆
“攒了120分,换了桶食用油和两袋洗衣粉。”来庄村村民李大姐拿着积分卡,在“文明超市”兑换了生活用品,笑得合不拢嘴。
村里的《文明新风积分管理办法》把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12类行为都变成了可兑换的积分。村民做了好事能积分,积分能换日用品,让“文明有甜头”看得见、摸得着。
每月“道德评议日”上,村“两委”、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评议组,给村民的文明行为“打分”;年底评出来的“文明家庭”“新风榜样”,张榜公示在“乡村光荣榜”上。
从文化阵地“活”起来,到制度保障“实”起来,再到激励机制“动”起来,瓦店镇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方式,让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全媒体记者 孙义峰 郑磊 通讯员 王硕
编辑:辛灵飒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