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白瓷砖锃亮锁生锈!稷山新厕所成领导专用展厅 老汉踹门:二百多万买了个祖宗

时间:2025-07-21 08:57:00

手指在崭新门把上抹出四道灰印,王婶转身扎进百米外的蓝漆木板门——裂开的门缝里,黑蝇嗡一声扑到脸上。 山西稷山县吉家庄村,贴着雪白瓷砖的公厕挂着U型锁。锁环锈迹斑斑,村民老李用鞋尖踢了踢:“供着呢,只给领导开。”

在山西运城稷山县的村庄,这样新厕紧锁、村民捂鼻绕行的场景比比皆是。记者走访吉家庄村、东里村、西里村等地,这些标着“高标准”的新公厕无一例外大门紧闭。而在它们几十米开外,老旱厕的氨气味刺鼻扑来,当地人每日仍在此“方便”。

“新厕所?建好就没开过门!领导来了才有动静。”吉家庄村村民的话透着无奈。

一、新厕挂锁成“景点”,旱厕酸臭扑人脸

“领导来了才开锁!” 吉家庄村新建公厕窗明几净,墙上《管理制度》张贴齐整,拖把水桶一应俱全。可门把手的灰尘结了厚厚一层。村民指着锁冷笑:“去年建成至今,就开过两回——县里检查,和拍宣传片。”

记者循着刺鼻味走到百米外:露天旱厕的粪坑积满黑水,木板裂缝爬满蛆虫。东里村同样如此——党群服务中心隔壁的新公厕铁锁锈迹斑斑,村委干部脱口而出:“怕用坏啊!修不起!”

二、资金落地,责任悬空:管护承诺成一纸空文

  • 230万投入的“谜踪”

记者在政府平台发现公告:稷山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投入政府资金230.28万元,新建23座公厕。然而当记者询问公厕具体位置时,农业农村局未能给出明确答复。记者追问:“不是维修就应开放?”工作人员点头承诺。

更荒唐的在后头:

  • 吉家庄村委电话里信誓旦旦:“开着呢!随时能用!”记者三度暗访,锁纹丝不动。
  • 东里村干部面对镜头掏裤袋:“钥匙?早丢了!”推开窗,簇新的感应水龙头在昏暗厕所里反着冷光。
  • 西里村、白池村如出一辙——财政资金浇筑的公厕,沦为村口“沉默的展览馆”

三、政策亮剑难敌基层“省事”哲学

  • 民生工程变“省心工程” 2022年国家七部门通知明确指出农村公厕须“用得上、长受益”,“专人管、有经费、定时清”。吉家庄村工作人员却赤裸道破地方逻辑:“你们要用?那得自己负责清扫。”管护责任在“怕麻烦”的惰性下层层蒸发。

  • 锁住的民心 国家投入真金白银改善民生痛点,锁住的厕所却寒了民心。当被问及厕所闲置,一名村干部低声嘟囔:“建是任务,开是负担。”

车驶离东里村,后视镜里那座雪白的公厕在烈日下反着刺目的光。百米外旱厕腾起的浊气中,村民弯腰钻进木板门,留下句骂声:

“230万买锁,不如给旱厕装扇门!”

国家财政砸下230万,换来的23把铁锁何时能真正打开?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新京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