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新华全媒+丨“会”聚未来:寻找北京科博会上的未来产业

时间:2025-05-10 17:46:00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会”聚未来:寻找北京科博会上的未来产业

新华社记者吉宁、阳娜、李春宇

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创新药、人工智能大模型……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于5月8日至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600余项首发、首创的展品依次亮相。

在这里,科技创新正突破实验室边界,化身生产生活应用场景的最新工具;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协同中加速裂变,影响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攻克医疗难题,一大批医疗创新技术和产品在科博会上勾勒出人类健康的新图景。

这是5月8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拍摄的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在生物医药企业赛诺菲的展台,数款创新药品依次排开,展现了皮肤、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说:“我们正在加快推动更多突破性创新药物等在中国落地,进一步夯实研发、生产、运营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与本土创新体系。”

距离赛诺菲展台不远的地方,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企业长木谷公司的手术机器人正在演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场景,复杂机身透着银光,精密机械臂交错悬停。

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星宇介绍,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骨科手术变得更加精准、高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公司在大会上全球首发了创新成果“AI+数智骨科全流程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为核心,推动骨科治疗数智化。

在展厅内,更多创新成果引人注目。雷泰腾飞推出SuperX机器人加速器,融合放射治疗与智能机器人技术,奋力攻克运动肿瘤放射精准对位难题。泰德制药发布多款创新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图湃医疗带来了数字化全息扫频OCT显微镜,可以实现术中立体精准导航,像CT一样“火眼金睛”。

未来,人形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在科博会的现场,多个人形机器人用自己的表现给出答案。

走进展馆,机器人已经成为各个展区的标配,有的机器人绕场小跑、有的机器人充当迎宾人员、有的机器人搬运超重货物,还有理疗机器人模拟中医手法为现场观众高效理疗……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彩,正在深度融入未来产业生态,有望在智能制造、医疗护理、商业服务等领域发挥作用。

5月8日,机器人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大兴展台展示踢足球。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在亦庄展区,迈着稳健步伐绕场行走的天工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天工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通用机器人平台,具备开源开放性和兼容扩展性,科研机构及机器人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无独有偶,与天工机器人相隔不远,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穿梭在过道中搬运箱子,肢体配合默契、关节转动灵活。“这款机器人通过语义程序提高了对空间的理解能力,满足工业场景泛化需求,我们相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优必选高级工程师高伟锋说。

“科博会不仅是前沿科技的展示舞台,更是产业对接与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博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展品转化为商品、参展企业转变为供应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