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硬核展品云集!苏州这场科技嘉年华即将启幕

时间:2025-05-13 21:05:00

5月16日至18日,即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将同步举办展览会,打造一场硬核科技嘉年华。

本次展览会规模盛大,展示总面积达7.8万平方米,汇聚约1500家参展企业,设置10余个特色主题展区。将展出的明星展品包括Q20A仿生四足机器狗平台、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系统、“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模型)等。

其中,Q20A仿生四足机器狗平台是基于仿生机械学原理研发的智能型机器人系统,具有较强的离散地形通行及脱困能力,单体智能化水平高,感知能力强,平台可拓展性强,可实现野外、城区及室内等区域内多种复杂地形机动。

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系统具有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在结冰条件等复杂气象状况下的高原、海洋环境下,完成气象参数采集,也可采取“边探测、边播撒”方式实施精准、高效的气象探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梦想”号是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总吨约33000,总长179.8米、型宽32.8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台风海况安全要求设计,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钻探能力。

此外,现场多个主题展区也值得期待,可以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

国防科普互动展区以中国航天三十余年辉煌发展历程为主线,创新构建“历史见证-科技体验-未来展望”三位一体的沉浸式展示空间。展区通过“科普+体验”“博物+艺术”的跨界融合方式,生动呈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系统展示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实践。在这里,观众不仅近距离参观航天实物、体验前沿技术,更能深刻感受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传承,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点燃创新梦想。

“奇妙的卫星世界”主题展区以卫星应用场景为脉络,设置通信、导航、遥感三大主题体验单元,直观呈现卫星导航系统在位置服务中的应用逻辑,了解国内经典卫星模型及相关知识,展示我国从区域卫星系统到全球导航网络的建设历程。

“筑梦天宫”—中国空间站展区,空间站模型悬浮于上空,立体展示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等模块布局,直观感受我国首个长期在轨载人空间基础设施的建造逻辑与科技内涵。周围放置我国目前最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模型,体验大国重器的精细与震撼。

“寰宇归航”主题展区核心展品为神舟飞船返回舱 1:1 模型,表面真实还原气动烧蚀痕迹,由真实材料复原的降落伞装置悬于返回舱顶部,让观众亲历宇航员 “归家” 的惊心动魄。

“航天员之家”主题展区重点呈现我国自主研发的“飞天”第二代舱外航天服与舱内工作服高精度仿真模型,通过透明化展陈设计,呈现服装外层防护材料、内部生命保障系统及关节活动机构的精密构造,系统解读航天服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保障功能。

嫦娥探月展区以我国探月工程成就为背景,陈列月面国旗(真实材料复原)、月球车模型,背景展板通过时间轴系统呈现我国探月工程 "绕月探测 — 落月勘察 — 采样返回" 三步走战略的技术突破及月球基地建设的前瞻性规划。

四大航天精神主题展区系统展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精神内核,通过珍贵历史文献、航天器实物模型,立体化呈现四大航天精神谱系,感受几代航天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的忠诚担当,见证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薪火相传。展区通过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彰显中国航天精神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文化根基,激励新时代奋斗者接续书写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卫星指挥控制中心与火箭剧场则参照真实卫星测控大厅设计,集成LED显示系统、实时数据交互平台及情境音效设备,动态展示卫星星座运行轨迹。开展 “火箭发射” 互动项目,观众入座即化身为 “任务指挥官”,通过座椅触控屏参与火箭发射、星箭分离等虚拟任务,直观体验火箭发射及卫星入轨全流程的运行机制。

“星际骑行”ARVR互动体验主题展区通过前沿的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集科普、互动与实感体验于一体的航天探索空间。观众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火箭发射”中感受从点火升空到舱箭分离的震撼过程,于“月面驾驶”中操控月球车穿越环形山与月壤平原,或在“星际骑行”中穿越虚拟宇宙,近距离观测行星奇观。展区以高精度模拟技术还原真实航天场景,结合动态体感反馈,让参与者直观感受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与深空探索的魅力,生动传递我国从地月系迈向更远深空的科技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设置了苏州主题文化生活馆,汇集苏州特色餐饮和非遗文创,通过“味觉+视觉+触觉”的多维互动,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苏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诗意对话。(苏报融媒记者 王安琪/文)

编辑:钱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