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通讯员 付星星
"尊敬的徐佑康同志:我是8月14日在五里河镇张楼被您救下的曹利楠。那天中午是您冲过来去把我挪到阴凉地,打120,联系我父亲,直到救护车来到又帮忙抬上车......医生说我肋骨、胳膊折了,多亏送医及时,不然真的危险了!"近日,开封市杞县现役军人徐佑康收到一封来自群众曹利楠的手写感谢信。信中,曹利楠详细回忆了事发当天的情景,多次提及"救命恩人",并祝愿徐佑康在部队一切顺利、身体健康。

感谢信背后的危急时刻
据了解,8月14日正值杞县盛夏酷暑,正午时段地面温度居高不下。当天,现役军人徐佑康结束探亲假期,正乘车返回部队。当车辆行驶至杞县五里河镇张楼村附近时,他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名群众倒地不起,周围虽有群众围观却无人敢贸然施救。
徐佑康当即要求司机停车,拉开车门快步穿过人群,第一时间赶到伤者身边。考虑到地面温度过高可能加重伤者病情,徐佑康小心托住曹利楠的身体,缓慢将其转移至附近树荫下。随后,他迅速掏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蹲在地上凑近伤者耳边轻声询问家属联系方式。
由于曹利楠受伤后意识模糊,表述不清,徐佑康耐着性子反复确认信息,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滴落却顾不上擦拭。
在等待救护车的20多分钟里,徐佑康始终保持半蹲姿势守护在伤者身边,一边握着曹利楠的手腕观察状况,一边不时用纸巾为其擦拭额头汗水,轻声安抚道:"别怕,救护车马上就到,你再撑一会儿。"这句简单的安慰如同定心丸,让原本焦躁不安的曹利楠逐渐平静下来。周围群众被徐佑康的举动打动,有人主动递来矿泉水,有人帮忙留意救护车动向,原本紧张的现场渐渐充满暖意。
及时救助挽回生命 军民情深暖人心
当日12时30分左右,救护车鸣笛抵达现场。徐佑康立刻起身向医护人员详细说明伤者情况,包括摔倒时间、意识状态及已掌握的病史信息,随后协助医护人员将曹利楠抬上担架。直到救护车缓缓驶离,他才松了口气。
事后从杞县人民医院传来的消息显示,曹利楠不仅存在肋骨、手臂骨折,还是一名需要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患者当时处于休克边缘,且有基础疾病,再晚半小时送来,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参与救治的医生表示,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置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关键时间。
曹利楠的家属通过多方渠道辗转打听,得知徐佑康是现役军人,最终通过部队联系上徐佑康。见面时,曹利楠家属紧紧握住徐佑康的手,眼眶湿润地说:"没有你,我们家的顶梁柱就没了!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面对家属的再三感谢,徐佑康只是朴实一笑:"穿军装就该护百姓,这是我们的本分。换成任何一位战友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

阅兵临近见初心 平凡善举显担当
随着9月3日阅兵临近,这位来自杞县的年轻军人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街头挺身而出的实际行动,将人民子弟兵的使命担当写在了群众心间。
如今,曹利楠已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病情逐渐稳定。而徐佑康则早已返回部队,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只是军旅生涯中平凡的一页。但正是这平凡中的坚守,让"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誓言更加铿锵有力,也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