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陕西西安召开。论坛以“数联古今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除开幕式外,主论坛还将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4个议题展开讨论,着力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新路径,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同时,论坛将同步举办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览展示、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修班,发布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搭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
凝聚全球共识,应对共同挑战。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以数字化技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让文化遗产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得到生动呈现,促进不同文化的互赏互鉴、共存共荣。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面临时间推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的多重威胁,每一处古迹的消失,都是人类集体记忆的永久缺失。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探索更有效的保护路径提供新的可能性,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精准记录、虚拟修复和云端共享,让脆弱的文化遗产获得“数字生命”,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保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依托历史名城,搭建对话平台。文物和文化遗产经过历史沧桑巨变而流传下来,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保护就没有研究、传承和利用。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所在的陕西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举办论坛,体现“从历史联通到数字联通”的延续性,为促进不同文明在数字时代的交流互鉴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既是呼应全球数字文明发展趋势,也是彰显大会国际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
促进技术共享,弥合数字鸿沟。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如今,诸如VR、AI、数字孪生等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重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新方式。这些技术利用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特质,为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推动保护模式从“静态留存”转向“动态创新”。论坛设置如“保护·传承”“技术·创新”等议题,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中遇到的风险、问题及解决方案,促进技术共享与应用实践,帮助发展中国家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路径,助力弥合区域数字能力差距。
参与规则探讨,贡献治理智慧。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上的多元应用与巨大潜能。世界互联网大会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讨论,以数字技术为纽带,连接历史与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不仅是一个技术交流展示的平台,我们更期待通过开放合作凝聚共识,汇聚各方智慧,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探索数字技术如何更好地承载人类共同价值,为形成更包容、有效的全球数字治理方案作出贡献,促进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构建普惠包容的数字治理体系,使文化遗产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