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开油坊、办砖厂、干电焊、打“洋工”……50多年来,沂南县湖头镇肖家哨村村民李业明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信立身,面对百余万元的巨额债务,他硬是用近30年时间跑完了一场还债“马拉松”,将“诚信”二字一笔一画地刻在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上。

1955年,李业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6岁起便跟着村民外出干活。1992年,他用积蓄开起了花生油坊,做起了花生筛选生意。因为坚持诚信经营,村民们都愿意把花生寄存到他的油坊卖。而每次出货后,李业明也都第一时间把货款送到村民手中。
1994年秋天,李业明接到一个30万元的巨额订单,他没有多想,按往常一样提前把花生给客户送了过去,没想到第二天等来的不是货款,而是客户跑路的坏消息。“咱被骗了,但是乡亲们的钱不能打水漂。”回到家,他跟妻子商量,先把家里的积蓄垫付给部分乡亲。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后,李业明又接连遭遇骗局,欠款金额达130余万元,这让他几乎绝望了。
可等到冷静下来之后,李业明毅然走上了还债的道路。他辗转各地务工,咬着牙用微薄的收入一点点偿还欠债。2007年夏天,听说国外电焊工比较稀缺,工资非常高,他当即决定出国务工还债。他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打工,只要工资高,再苦再累都不怕。每次发了工资,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外,他都是第一时间把钱寄回家,让妻子先把钱还给朋友和乡亲们。

2008年,因为电焊手艺精湛,李业明来到韩国干电焊工作,一待就是12年。2020年12月6日,最后一笔欠债5256元还完后,李业明长舒了一口气说:“我能回家了,有脸见乡亲们了!”
回乡后,李业明诚信做人、一诺千金的作风依然没变。2021年春天,村集体土地到期流转。村支书主动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承包50亩集体用地,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还主动提出,一定会按照合同及时支付承包费。三年来,他总是提前准备好承包费,及时送到村委。如今,李业明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大户,每到农忙时,他的田里总是不缺人手。“我们都愿意给他干活,他从来不拖欠我们工钱。”村民们说。
诚以养德,信以立业。50年书写诚信人生,李业明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变成了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让人们看到“诚信”这两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琳
编辑:江岩